close

時間過得好快,已經邁入2010年(覺得跨年煙火秀還好耶...)

1016987651.jpg

2009年的旅行好像還在昨天一樣,明天似乎又要去下一個景點

在國王湖渡過三天兩夜的行程後,下一站是符茲堡(Wurzburg),羅曼蒂克大道的起點

羅曼蒂克大道是德國政府為了觀光設計的旅遊路線,終點是先前介紹過的新天鵝堡(所以我們沒照路線走啦)

符茲堡是很多出國旅行的觀光客必來的景點,大家都想羅曼蒂克一下嘛~~1775465359.jpg

恰好在抵達符茲堡的夜晚,外頭有著喧鬧聲,原來是在施放煙火耶~更添增羅曼蒂克的氣氛

下榻的旅館正巧在緬因河畔,河畔的山坡上都種滿葡萄樹

IMG_8003.JPG 

因為有清澈的河水,孕育出很有名的ice wine(冰酒),綠色曲線瓶為盛裝冰酒的象徵容器

拜訪這座美麗的城鎮可以從市中心廣場徒步欣賞

首先,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外觀十分特殊的紅教堂

IMG_7955.JPG 

教堂外擺滿了假日市集,也有象徵巴伐利亞豐收的立柱

IMG_7959.JPG 

進入教堂後,可以看到大部分教堂都有的挑高十字天花

但是與一般教堂不同的是很特別的粉紅色磚,使得教堂更有生氣,亦格外溫馨

IMG_7961.JPG 

即使是門扇也充滿藝術感

IMG_7964.JPG 

教堂外的市集賣的東西很多,廚房用具、碗盤、醃漬物、蔬菜水果、零食點心...等等

就像台灣的夜市那樣,只是他們是白天開的

IMG_7966.JPG 

市集中賣很多有烙上名字的杯子

我也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英文名

IMG_7968.JPG 

有英文名字的朋友不用擔心找不到,從A~Z開頭的名字都有,而且還分門別類排好

如果是用中文名字的英文拼音就找不到啦!1290900109.gif太特別了~

 紅教堂旁邊是個隱藏的很好的旅客服務中心,應該是旅行中看到最漂亮的

IMG_7969.JPG 

每扇窗外框都有維多利亞時代的雕花,好用心的建築裝飾

街道間的咖啡廳,是不是也布置地很浪漫呢?

IMG_7974.JPG 

逛著逛著,就到了此行中的重點,瑪莉恩堡要塞

在登上城堡之前,千萬別錯過這座橫跨緬因河的緬因橋,上頭有雕塑精細的聖人像

往城堡的方向

IMG_7990.JPG

回程的方向 

IMG_8045.JPG 

橋邊,有座有水車的咖啡廳,古色古香,人煙鼎沸

IMG_7986.JPG 

在這裡享用下午茶,曬著溫暖的陽光,真是人生一大樂事

台灣河畔好像很少有如此景象,可望未來有這樣的好去處!

這就是瑪莉恩堡要塞了!等等要慢慢爬上坡嚕~

IMG_7988.JPG 

過了緬因橋,突然來了一陣雨

咱們兩被迫進入咖啡廳休息一下

雖不是剛剛那座古色古香咖啡廳,但小憩一會挺不錯的,順便品嘗市集中買的花生

IMG_7998.JPG 

歐洲的花生走的路線是甜點,所以外頭都裹著一層糖衣,搭配不太甜的咖啡剛剛好

IMG_7970.JPG 

台灣的花生走的是下酒菜路線,大都是蒜味、小魚炒花生,配啤酒讚啦!food%20(99).gif

待雨停後,我們就沿著爬坡小路往上走

IMG_2330.JPG  

到城堡的外圍後,可眺望符茲堡市區

IMG_8002.JPG 

橘色屋頂的小房子羅列在眼底下,緬因河的河水再加上富有歷史的橋,藍天、白雲

這真是經典的歐洲印象

進入瑪莉恩要塞的入口

IMG_8010.JPG 

屋頂上有著象徵貴族的石獅子

但其實瑪莉恩要塞以前是給主教住的,可見當時天主教的地位

IMG_8016.JPG 

入口處有個很有趣的警示圖案

IMG_2344.JPG 

看起來好像是一個人推倒另一個人,感覺怪怪的

拉近一點

IMG_2343.JPG 

原來是小心墜落的圖案被人惡作劇多畫了miemie%20(11).gif

進入城堡後,天氣放晴

要塞保留了當時生活的設施,像是水池、瞭望台,但是有些地方還是不能參觀的

IMG_8021.JPG 

城門中還有城門

IMG_8025.JPG 

瞭望台

IMG_8035.JPG 

長滿綠葉很有古城的感覺

水井打上來的水都送來這兒,也是個古井來著

IMG_8036.JPG

歐洲的葡萄樹跟我們印象中藤蔓的葡萄樹是完全不同的喔

瑪莉恩要塞的山坡上也種滿很多葡萄樹

仔細看,這些葡萄樹都是一小株一小珠的,而且排列的十分整齊呢

IMG_2352.JPG 

在要塞上,真的可以看得很遠

意外找到這間造型特殊的城堡

IMG_2353.JPG 

也許是哪個阿拉伯石油大亨在德國蓋的吧

下回見囉~1290906181.jpg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arenla 的頭像
    karenla

    當不成背包客的行李箱客

    karen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